今年广州市11区共计划供应372宗地块,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2028公顷。 中房报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3月11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广州市2020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应计划”)。 据悉,今年广州市11区共计划供应372宗地块,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2028公顷,其中住宅用地547公顷,商服用地383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89公顷,其他用地608公顷。 保障产业用地有序供应 据内容显示,供应计划总量为2028公顷,其中:住宅用地547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7%(其中商品住宅用地451公顷,占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82%,占计划总量的22%;非商品住宅用地96公顷,占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18%,占计划总量的5%);商服用地383公顷,占计划总量的19%;工矿仓储用地489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4%;其他用地608公顷,占计划总量的30%(其他用地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供应计划依据保障城乡发展、产业用地有序有效供给和房地产用地持续稳定供应的原则,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用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并举,夯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用地保障,为广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土地要素支撑。坚持发展主线促转型,引导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保障产业用地有序供应,科学合理安排各类产业用地供应节奏和时序,增强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对此,克而瑞广州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认为,今年广州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547公顷,低于过去三年土地供应计划每年600多公顷的供地规模,有可能是基于目前商品住宅市场出现调整、库存量有所增加所做的供给侧变化;而商服用地计划供应383公顷,高于过去两年250-270公顷左右的供应规模,可以看出政府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思路,今年会继续加大对新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入更多总部企业。 其次,他表示,北部的白云、花都和从化,今年的供地宗数达到110宗,超过了东部黄埔、增城的80宗,也超过了南部番禺、南沙的74宗,可以看到接下来北部会是广州新的开发热点,特别是供地72宗的白云,会越来越多地吸引大家关注。此外,旧改用地上市加快,租赁住房保持供应:城市更新用地未来在土地市场的占比会越来越大,配合此前发布的租赁住房建设补贴政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将会成为今年实施租购并举的新亮点。 透露出重要置业信息 对于广州此次公布的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透露的置业信息,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信息中心原主任、资深地产专家、广东省房协专家委顾问黎文江告诉记者,根据各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供地各有侧重。 他通过六个部分进行了分析: 一、今年居住用地,尤其是商品住宅用地占供应总量的比重下降,但容积率却普遍在3以上,可建筑面积仍然保持在超过往年成交量的1000万平方米以上,反映管理层对居住用地的匮乏有了危机感,提高了原来的2.5平均容积率。 二、相对而言,工业用地占比增加了,反映广州产业在加快转型,因此供应大量土地去满足需要。从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大量高新科技产业用地供应,可见一斑。 三、广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示范城市,正在加快建设各个重点交通枢纽区域。今年土地供应重点照顾了广州南站和北站地区,在番禺区和花都区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四、特别要提出的是,今年政府计划在南沙区珠江街粤港深度合作区大手笔出让36万平方米土地,建设110万平方米住宅,估计用于港澳人士购买。南沙区今年计划供应的15宗居住用地,绝大部分都是总建筑面积在15万至110万平方米的南沙外围(珠江街、黄阁、庆盛等)大盘,预计今后几年南沙楼市竞争相当激烈,置业南沙要慎重考虑利弊。 五、今年土地供应另一大特点是大批旧村改造用地列入供应计划,尤其以白云区、增城区、黄埔区为突出。例如白云区沙亭岗村6宗居住用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增城区中新镇和荔湖街各有一宗,各有近50万平方建筑面积的居住用地拋出,预料将碾压周边正在和开发商谈判合作开发的旧村土地开发。 六、作为广州楼市第一大户,不限购的增城区,政府今年供地计划特别列出5宗储备的居住用地,共55万平方米,可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置业者不必担心增城没有房子卖。 |